HOME > 平台资讯 > 展览信息 > 张葆冬中国画作品展将于6月18日上午开幕
张葆冬中国画作品展将于6月18日上午开幕
【时间:19.06.18】【阅读:648】

QQ截图20190618093222.png


前 言


 同 学 葆 冬

赵星


       初识葆冬是1978年的早春。当时我们都以无法言说的喜悦考入了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说起这文革后第一届通过高考的同学,可谓是汇聚了各路的“神仙”,考前干什么的都有。年龄的悬殊也出奇的大, 同学间有的恍若两代,有的学生比老师还大。我和葆冬属半大不小居中的那类。 记得当时同学中的葆冬一副典型的知青打扮,带着几分当年知青们所特有“野性”和“顽皮”。考前他是平凉灵台的插队知青,而我考前也在陇南山区插队,共同的身世使我和葆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在大学四年里有了更多的交往和了解。


       现在一晃竟过了近半个世纪,在这几十年间,我们在社会的风雨里分分合合,临近退休又一起落脚于东南沿海的城市,成了货真价实的“老同学”,“老朋友”,也许,这就是我们的宿命吧。  对于绘画共同的热爱和追求为我们这种长期的友谊奠定了基础。我们在写意人物画方面有着十分相近的风格。因为同出一门这并不算什么,至于画的怎样,取得的成绩如何自不必由我赘言。我们都坚定认为,一个画家的立身之本就是他的作品。恰恰是我和葆冬在国画的学习实践中都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一种,即写实性与书写性兼具的写意人物画,这其实是以很大的勇气在挑战自己。艺术上我们有共同追求的目标,有共同敬仰的大师,崇尚真才实学,这也是几十年来我们友谊一直得以延续的根基。 说起葆冬,他似乎就在我眼前晃动。他粗犷的外表下有一颗善良、敏感、细腻甚至有点脆弱的心,经常显得有几分多愁善感。他十分感性,从不为达到某种目的或一己之利而“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在纷杂的现实世界中保留着独立的人格,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这是我十分赞赏他的地方。他做事十分认真感性,他认为做教师就是要对得起可爱的孩子们,直到退休他都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得到了同事的赞许和学生的爱戴。


       我曾见过葆冬的父母,他父母是我们上大学时母校教授理科的大学老师,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一辈子认真治学,谨慎做人。葆冬有着良好的家风教养,而他入学时的那种“野性”和“顽皮”,我理解应该是插队时严酷的生存环境给他涂抹的“伪装”和“保护”……在那个年代,谁不想把自己塑造的厉害一点,否则生存就会有问题。处的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葆冬不仅画画的好,而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他能歌善舞会摆弄各种乐器,喜好运动能打打各种球类,还常常“跨界”弄弄文字诌诌歪诗写写散文,这让我很是羡慕。 他十分珍惜大学的四年时光,记得在他的左右衣兜里总会装着两个小本子,一个画画用的速写本,一个学英语的单词本。白天他抽空画速写,哪都少不了他,晚上睡梦中还在背英文单词,常常吵醒同寝室熟睡的同学。其实上中学时葆冬理科成绩也很出色,他和他的父母从没想过他会走上学美术的路,只是由于插队的经历中他时常办宣传栏,参加宣传队,使他的艺术才能得以展现。这一点我觉得倒不是坏事——画家队伍中多了一个理科好的人。   我们应该庆幸的是,我们这一届无论是学生还是教我们的老师,在那个特殊的岁月都焕发了积蓄已久的热情,学的刻苦,教的尽力,老师们把自己掌握的学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为我们以后漫长的艺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和葆冬每每谈及,总是感慨不已!  


      大学毕业后葆冬离开兰州孤身一人被分配到地处河西走廊的河西学院工作。 我们这些经历过插队生活的人都明白,生活给予我们的往往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因此我们都十分珍惜困境中的一丝温情和黑夜中的一束亮光。有插队生活的磨炼,我一点都不担心葆冬是否应付得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生活。  让我高兴的是,在河西生活工作的几年里他丝毫没有放松自己,而且更加勤奋努力。期间他曾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拜在我们共同敬仰的老师门下。一段时间的学习深造进步显著,待归来看到他的作品,让我惊㤉……其水墨人物的面貌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造型严谨不失张力,笔墨肆意挥洒张驰有度,整个画面气韵生动耐人寻味,已显露出大家风范,令我激动不己。我俩以酒助兴,在我赞叹时葆冬借洒略显得意,又毫无保留向我传授学习心得,让我获益匪浅……   我和葆冬交往几十年,从青年一起走向老年,这真是不解之缘。 


     是的, 对葆冬太了解了,若是谈的仔细或得弄出更多的文字。总之,回味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总会让人倍感珍惜。我与他的工作学习生活,虽无大起大落,但这平淡无奇中透着的同学间深深的友情,值得品味…… 葆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术上不断精进,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也获得了许多赞誉,他的努力和付出应该受之无愧,做为老同学我倍感高兴。获知应母校邀请葆冬将回母校举办个人作品展,这是满载收获向老师和学友们的汇报,也是对母校老师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是参加任何展览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这的确是一件非同寻常的喜事。 同是母校的老师、葆冬远在天堂的父母看到儿子在他们供职一生的西北师大举办个展,也一定十分高兴和欣慰!   匆忙中以此拙文致贺。

QQ截图20190618093420.png

      1958年生于兰州。

      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

      1985-1986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

      2009-2010年中国国家画院进修。


      集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厦门市第五批、第七批拨尖人才,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物画艺委会秘书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瓷都画院院长,甘肃金城画院理事。


      作品参加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届全国美展等国家级展事十余次,曾获中国美协(展区)银奖、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等奖项。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和省级美术馆收藏。


      作品及论文在《美术》、《国画家》、《文艺研究 》、《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出版有《张葆冬速写插图集》、《中国画名家精品粹编·张葆冬意笔人物》、《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大系·张葆冬精品选》、《当代中国杰出人物画20家·张葆冬》等画册。


      先后在中国北京、兰州、潍坊、昆明、厦门,荷兰祖特梅尔、意大利拉斯佩奇亚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多次。 


版权所有:2015-2022甘肃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 中心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文化艺术区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陇网文(2016)6632-011号

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